离石信息港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稻”处金黄 沃野飘香

2022-12-29/ 离石信息港/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兴宁市大坪镇潭坑村千亩示范田里,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翻起层层稻浪。成群结队的燕子在稻田上方盘

  兴宁市大坪镇潭坑村千亩示范田里,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翻起层层稻浪。成群结队的燕子在稻田上方盘旋,不时俯冲而下觅食。近处不少稻田已完成收割,远处伴随着隆隆的收割机声,田间地头奏响晚稻丰收曲。

  “吃完最后一餐饭,燕子也要回家了。”全国种粮大户、兴宁市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新辉打趣道:“我们收割完最后这100亩,晚稻收割也要完成了。”

  罗新辉介绍,最后收割的这100亩稻田是今年新种植的试验品种华航香银针。这一品种具有株型好、产量高、香味浓厚、抗稻瘟病等特点。“亩产能达到1100多斤,而且还特别能熬,不会早衰,所以留到最后来收割。”

  “粮满,请卸粮。”收割机不时发出粮满警告,操持机器的霍师傅兴奋地对罗新辉说:“你们这粮食产量真大,还香。”每到稻谷收割季节,霍师傅就要开着机器到全国各地工作,“我去过20多个省,广东走过不少地方,兴宁这稻谷产量算非常大的。”

  另一边,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稻谷烘干生产线上,机器轰隆隆地工作着。罗新辉介绍,这一生产线每天能烘干232吨稻谷,减轻了合作农户晾晒的工作量,“烘干最影响稻米品质。使用机器烘干,不仅节省人力,还能保证稻谷品质,确保稻谷收割后颗粒归仓。”

  目前,兴宁市晚稻收割已完成90%,至11月底将全面完成秋收工作,进入冬种作物时期。

  自然环境优越、光照充足、土地富硒的兴宁市历来是产粮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广东省农业生产大县,耕地总面积近40万亩。

  近年来,兴宁市加强与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华南农业大学等高等科研院校合作,大力推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推广丝苗米新品种、水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香稻增香栽培技术。

  高质量稻米品种产质频频打破纪录。其中丝苗米青香优亩产达721公斤,达到超级稻产量水平;19香两造年亩产达1300.12公斤,创丝苗米年亩产最高纪录。

  19香辐射带动全市每年丝苗米种植面积13.5万亩以上,平均亩产达500公斤以上,每百公斤比普通稻谷高80元,每亩农户增加收入400元,增长28.6%,农户增加收入5400万元。

  同时,兴宁市以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培育壮大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全方位推进优质稻产业发展,实现粮食稳产丰收,农民增收致富,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园内全年丝苗米种植面积达20.76万亩,年产量9.55万吨,水稻平均单产达到465公斤,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平均亩产384公斤)。2021年,产业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381元,高于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以上。

  文/南方日报记者张柳青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充值 https://www.hwchongzhi.com/wei-xin-chong-zhi/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