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小程序开发 http://weixin.drip.im/zd/area/?province=yunnan&city=puer 前言 在见到江青之前,李敏的内心一直都是恐惧的,因为在来到双清别墅之前,姨妈贺怡曾叮嘱过自己千万要小心。所以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李敏显得分外局促。但江青倒是十分热情,对李敏又搂又抱的。但李敏却觉得有些假,这一点也在后来的相处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验证。 图丨毛主席与李敏 "她是我们的爸爸" 贺子珍是在长征途中生下李敏的,可怜的孩子在妈妈身边只待了八、九个月,就被送去儿童保育院。好在这里干部子弟的生活费全部由公家包干,就连身上的衣服也全部由公家统一制作。所以,娇娇在这里也得到了组织的照顾,生活过得还不错。 贺子珍离开延安后,毛主席去儿童保育院接过娇娇,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将娇娇送到莫斯科陪在妈妈身边。 图丨毛主席与李敏 "我对爸爸的记忆,实在淡极了,能记得的是1940年,爸爸送我去苏联,可这个印象仍然是极模糊的。1940年,在爸爸在亲自安排下,我和朱德爹爹的女儿朱敏,罗亦农烈士的儿子罗西北和王一飞的儿子王继飞四个孩子一起,搭乘一架苏联的轰炸机,转道甘肃、新疆到苏联,他们是去学习,我是去找妈妈。"长大后的李敏回忆起那段经历时说。 离别3年,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与妈妈相会,对于娇娇来说,说不上激动,也说不上兴奋,毕竟她才只有3岁,但对于贺子珍来说,却是十分激动。她一把将娇娇揽入怀中,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娇娇的到来,对于贺子珍来说,用"重生"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在这里,除了有妈妈的爱之外,还有两个十分疼爱她的哥哥,那就是毛岸英与毛岸青。四个人生活在异国的土地上,充满了欢乐、笑声,歌声回荡在房间里。 图丨贺子珍 毛主席与江青的事情,贺子珍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失去儿子的伤痛还未愈合,突然又听闻了这样的消息,这对于她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这个沉重的打击,让她的精神一下子垮了下来。 孩子们为了让贺子珍心情开心一点,会想方设法逗她开心,会给她讲笑话,讲学校遇到的好玩有趣的事情,但他们绝对不会提到的一个人就是他们的父亲——毛泽东。 娇娇离开父亲的时候只有3岁,对父亲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仅有的一点点记忆,也随着日后漫长的岁月而渐渐变淡,甚至消失,忘却。所以,在他的印象中,第一次知道父亲长什么样是在照片上。 二哥岸青来到儿童院看望娇娇,两人一起在儿童院的礼堂一起玩耍,谈笑间,岸青突然指着墙上挂着的各国领袖照片说:"你知道这些领导人都是哪个国家的领袖吗?" 图丨毛岸英、毛岸青在苏联 "我知道啊,这些上课的时候老师都给我们讲过。"娇娇有些骄傲的回答道。 "那他你知道是哪个国家的领袖吗?"岸青继续问。 "我当然知道,他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他的名字叫做毛泽东。"娇娇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 "是的,但你知道吗,他除了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还是我们的爸爸......."娇娇哪里敢相信这位伟大的领袖就是自己的父亲啊,还没等二哥说完,她就打断他说:"你疯了吧,怎么可能,他怎么可能是我们的爸爸......" "是的,他就是我们的父亲,也是他将我们送到这里来学习的。" "不是不是,他不是我的爸爸,我没有爸爸,我只有妈妈"娇娇放大嗓门大吼道。 "好了好了,不说了,不说了"二哥毛岸青见娇娇有些激动,便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了。 哥哥走后,娇娇慢慢冷静下来,她开始回想,自己上一次见到爸爸是什么时候呢?怎么都想不起来了,但二哥那么认真地跟他说,况且以她对二哥的了解,他是绝对不会跟她开这种玩笑的。但妈妈告诉过她:她叫贺娇娇。就这样,娇娇一会儿觉得毛主席可能就是自己的爸爸,一会儿又觉得不是。 此时的娇娇感到无比的落寞,如果毛主席真的是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不把她接回去,现在妈妈也不在自己身边,她感到内心十分孤独。 图丨毛主席与贺子珍的早年合影 娇娇想念自己的妈妈,突然有一天,儿童院的院长将她领进院长室:"你想见你的妈妈吗?"此时的娇娇已经学会了用理智来控制自己,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来分析问题,辨别真伪。在不确定真假的时候,她是不会轻易表态的。所以,在院长问她的时候,她并没有表现出兴奋的样子,只是点了点头。 娇娇跟着院长来到了一家旅馆,一进门就看到了站在自己眼前的妈妈,娇娇一下子就愣住了,原本就瘦弱不堪的妈妈,现在变得更加的憔悴了,脸色苍白,整个人看上去有气无力的。娇娇的眼泪哗的一股涌了出来,她扑进妈妈的怀里,不停地喊着:"妈妈,妈妈,我想你。" "娇娇,妈妈也想你,没事,宝贝,妈妈再也不会离开你了!"娇娇与妈妈抱在一起,连个人哭作一团。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动情的一幕感染到了,纷纷落下感动的泪水。 图丨贺子珍与李敏在苏联合影 妈妈又恢复了从前的光彩,笑容重新飞上了她的脸,变得开朗起来,话也变多了。但是,娇娇发现,有一段时间妈妈又变得愁眉苦脸,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爸爸一直托人到苏联找她们,但因为苏方不配合,所以一直没能找到她们。后来王稼祥夫妇到苏联,通过各种办法终于找到了她们,在征求贺子珍的意见时,她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回国!" 到底您是不是我的亲爸爸 就这样,她们从莫斯科启程,乘坐火车回国了。到达哈尔滨后,贺子珍站在车门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喜悦兴奋的表情。 在哈尔滨住下来后,一次娇娇跟妈妈一起到机关上玩,看到墙上挂着的毛主席的照片,便突然想起之前二哥对自己说的那件事情,便小心翼翼的问妈妈:"妈妈,岸青哥哥告诉过我,照片上的这个人是我爸爸....." 图丨毛主席与贺子珍 贺子珍久久没有说话,她只是弯下腰拉着娇娇的手点了点头。此时的娇娇说不上来是一种什么感受,这么多年来,她只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却缺少了父爱的亲情与爱。 回国之后的娇娇,感觉自己离父亲近了好多,父亲无时无刻不在自己身边,在课本里,找报纸里,在广播里,他的名字出现在各个地方,娇娇觉得:爸爸一定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娇娇第一次决定提笔给爸爸写一封信: 毛主席:大家都说您是我的爸爸,我是您的亲生女儿。但是,我在苏联没见过您,也不清楚这回事。到底您是不是我的亲爸爸,我是不是您的亲女儿?请赶快来信告诉我。娇娇 这封信娇娇是用俄语写的,虽说二哥与妈妈已经告诉过她,毛主席就是她的爸爸,但她还是没有直接称呼其爸爸,因为他并不知道毛主席本人是怎么说的,只有他本人证实了这件事,才能证明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图丨毛主席与李敏 毛主席看了女儿的信后,十分开心,娇娇很快就收到了父亲的回信: 娇娇:看到了你的来信,很高兴。你是我的亲生女儿,我是你的亲生父亲。你一定长大长高了吧?爸爸想念你,也很喜欢你,欢迎你来。希望你赶快回到爸爸身边来。毛泽东 "我有爸爸啦,我有爸爸啦"娇娇高兴的跳了起来。在苏联的时候,娇娇只有妈妈和两个哥哥。回国之后,她觉得自己的家庭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很多人她也记不住,有时候甚至会将辈分搞乱,但对于姨妈贺怡,她的记忆十分深刻。 她很喜欢姨妈,每次见到姨妈,她都十分兴奋,姨妈是个性格直爽的人,与孩子们相处也十分愉快。一天,姨妈来到她们家中,和妈妈说了几句话后,就开始收拾她们的东西,娇娇感到十分好奇,后来妈妈告诉她,是要带她和哥哥去找爸爸,但妈妈暂时不去,等过段时间再去。 图丨贺子珍与贺怡 李敏提起妈妈,惹江青不高兴 汽车停在了香山的双清别墅,娇娇终于见到了爸爸,她看着眼前这位陌生人,跟照片上一模一样。但照片里的爸爸看上去既严厉又严肃,眼前的爸爸目光慈祥,和蔼可亲,一点都没有领袖的样子。 毛主席兴奋的一把将娇娇抱了起来,嘴里不停地喊着"娇娃,我的小娇娃",因为毛主席浓重的湖南口音,娇娇有些听不懂,但她仍然高兴的笑着,享受着这天伦之乐。 时隔8年,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在与父亲相处的这段时间,娇娇感受到了满满的父爱,她每天都跟父亲在一起吃饭,爸爸会给他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就算是她遇到了不懂的词句或道理,爸爸也总能用最简单最幽默的语言来跟他们解释。 娇娇与父亲之间的关系,由陌生变得亲近,由紧张变得轻松。1949年7月,娇娇跟随爸爸一起搬到中南海,住进了丰泽园的菊香书屋。娇娇是在回国之后才开始学中国话,认中国字的,在上中学的时候,爸爸为她改名为"李敏"。 图丨贺子珍与李敏、孔继宁 虽说李敏当时已经十几岁了,但个头跟八九岁的孩子个头差不多,毛主席感到十分心痛,他说:"娇娃是吃面包吃得不长个的。要吃中国饭,中国饭养人,能促进发育长大个。" 因为在苏联呆了七八年,再加上那个时候处于战争年代,食品供应不足,导致李敏体质较弱,饭量也越来越小。所以,每周六在家吃饭的时候,毛主席就会让李敏多吃点,再吃点。而且李敏吃饭比较慢,经常都是别人都吃完离开饭桌了,她还在慢慢吃。 有一次,李敏与爸爸、江青坐在一起吃饭,他们一碗饭都快要吃完了,李敏碗里的饭还有一大半,毛主席坐在李敏旁边说:"娇娇,慢慢吃,莫急。"李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跟妈妈在苏联细嚼慢咽养成习惯了。"一旁的江青有些不高兴了,毛主席看了一眼江青,笑了笑,一语双关道:"我之前在重庆见到了你前夫唐纳,他很不错的。"江青有些诧异的看着毛主席,她诧异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为什么毛主席突然在饭桌上提起了这件事,第二就是毛主席见过唐纳这件事她并不知情。 图丨毛主席与江青 唐纳曾是《大公报》的战地记者,还曾写出抗日话剧《中国万岁》,演出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1944年在重庆成立"中国业余剧社",后因上座率不佳而解散,生活陷入困顿。最终凭借他流利的英语被受聘于英国驻华大使馆,进入该馆新闻处工作。 唐纳突然接到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的请帖,说要在家里开酒会,为了欢迎毛主席。当时的唐纳怎么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酒会里会有自己,但他还是去了。后来的唐纳回忆道:"在当主人介绍我与毛主席相见时,主人介绍完我之后,毛主席显得有些惊讶,他紧握着我的手说出了三个字:'和为贵'。当时的我并不明白他的用意,就只是点头回应。" 后来的唐纳才明白,毛主席的这一句"和为贵"既表明了自己对于唐纳与江青之前婚事的了解,也以幽默机智的口吻化解了两人在这种场合相遇的尴尬。 图丨唐纳 而毛主席在这样的场合提及自己与唐纳的相见,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既缓解了场面的尴尬,又表明了自己对于江青与唐纳关系的了解。在毛主席说完这句话后,江青没有再说话,起身离开了饭桌。 李敏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江青的时候,跟现在是有些不同了。此时的李敏很想念妈妈,其实在几个月前,姨妈有来找过爸爸,表示孩子们在离开妈妈后,贺子珍感到十分孤独,寂寞,希望可以将孩子们带回贺子珍身边。 但毛主席拒绝了,他说:"我不同意他们去,让他们留在我身边,我会照顾好他们的。"但贺怡执意要带两个孩子回去,毛主席说:"你可以问问两个孩子,看他们自己的意愿。" 当贺怡跟两个孩子提起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摇摇头,表示不愿意回去。那个时候的李敏,并没有想太多,她只是觉得这里环境很美,又好玩。对于一个只有十来岁的孩子来说,一玩起来就什么都忘记了,所以就没有跟姨妈走。 现在的李敏有些后悔了,她觉得当时的自己没有设身处地的为妈妈着想,妈妈一定很想自己,不然她是不会提要这种要求的,此时的妈妈一定十分的孤单与寂寞。 图丨李敏与贺子珍、孔冬梅 现在的这个妈妈看起来对自己也很不错,常常在人前夸赞自己,说她多么懂事,自己又是多么的爱这个孩子。今天夸李敏是个绘画天才,要给她请个美术老师,明天夸李敏是个体育天才,要给她请个体操老师。李敏一开始全都信了,但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地过去,她没有等来美术老师,也没有等来体操老师,李敏开始对她失去了信任。 但她从没有表现出来过。她爱爸爸,她希望一家人可以好好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遇到什么事,她首先考虑到的就是爸爸,只要爸爸顺心、高兴,她就感觉心满意足了。对于家里的事情,她从来不去过问,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 爸爸对妈妈热忱、真挚的感情 李敏想妈妈,但因为学业要紧,就顾不上这些了,突然有一天,毛主席对李敏说:"娇娃,你是不是该给妈妈写封信了。"李敏便提笔给妈妈写了封信: 亲爱的妈妈:您好!我在爸爸这里很好,您想我吗?我很想您,爸爸问您好,希望您保重身体。 这封信是李敏写的,但后两句是替爸爸写的。后来李敏每次到了寒假,就会到上海去看妈妈,每次去找妈妈之前,毛主席都会让人帮女儿收拾打点行李,还会让人去买北京特长品茯苓饼和蜜饯;一会儿又让去"六必居"买酱菜。其实身边人都知道,主席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女儿,而是为了贺子珍。因为李敏从小就不爱吃这些零食。 图丨贺子珍与李敏、外孙及朋友在苏州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会给李敏带足往返的路费,伙食费。包括住宿的钱,因为贺子珍住的地方实在太小,两个人住就会显得很挤,所以毛主席让他们住在一个宾馆里,还会让她带一些药和香烟过去给妈妈。 每到这个时候,李敏就会想,自己带去的不仅仅是一颗女儿炙热的心,也不仅仅是一些礼物,更是爸爸对妈妈热忱、真挚的感情。 她知道,爸爸是爱妈妈的,从爸爸每次提起妈妈时的眼神与语气中就可以看出来。李敏长大一些后,毛主席经常和李敏坐在一起聊天,聊起一些过去的故事,说得最多的就是贺子珍了,开心时父女俩一起放声大笑,伤心难过时,他们就会无言相视,表达他们心中对同一个人的思念。 图丨贺子珍和女儿、女婿在毛泽东纪念堂外合影 李敏在后来回忆中讲到:"人都爱说,老人好怀旧,老人忆往事。我从与爸爸的多次谈话中,越来越有这种感觉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我与爸爸一见面,我们就会聊起妈妈,说起妈妈的病情,妈妈的孤独、寂寞、凄苦。有时候,讲到难过时,我们彼此谁都不再说话,爸爸的心情更加沉重,他对妈妈的怀念比我要更加深切。"每到这种时候,李敏就会默默地陪伴在爸爸身边,无声地相视而坐,她能理解父亲的感受,因为父女俩之间的心是想通的......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