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戴氏教育 文/城市情报社原创出品,欢迎关注! 2023年一季度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86.64亿元,同比增长1.9%。同期,成都GDP为5266.82亿元,同比增长5.3%。 至此,成都以80亿元的微弱优势再次超越苏州,晋升为国内GDP第六城。 苏州经济为何失速? 苏州作为江苏第一经济大市,在过去的三四十年时间里,GDP一直稳居全国前六,仅次于北上广深重,号称中国最牛的地级市。 然而,这几年,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的苏州经济开始遭受冲击。2020年一季度,苏州GDP首次被成都超越。 至今年一季度,苏州GDP增速只有1.9%,位居全国十强GDP城市倒数第2位,总量再次落后于成都。 苏州经济为什么会“失速”?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出口和工业增速双双下滑。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苏州进出口下降15.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7%。 从产业类型来看,苏州四大产业工业总产值全部陷入负增长,电子信息产业下降6.2%,装备制造产业下降16.6%,先进材料产业下降17.4%,生物医药产业下降10.0%。 那么,苏州四大产业为何会出现负增长?一方面与产业链外迁有极大关联。例如,曾经支撑起苏州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富士康、和硕、广达、仁宝等电子代工巨头纷纷在越南或苏州以外的地方建厂,转移一大部分产能和订单需求。 此外,随着国内疫情防控优化调整,生物医药制造企业产能迅速回落、暴利时代趋于结束。如此一来,苏州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便遭受暴击。 在外资企业转移产能、支柱产业持续低迷,外向型经济遭受冲击之下,苏州又没有抓住当前的“风口”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而失去了新的增长动能,经济下滑也在所难免。 成都崛起的背后 虽然今年一季度成都短暂领先于苏州,但要想完全超越苏州还尚需时日。2022年,苏州GDP领先成都仍有3000亿元以上。 但不可忽视的是,成都的后发优势明显,拥有多个国家级战略加持,未来上升势头仍然十分强劲。 过去十几年,成都借助强省会战略一路狂飙,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之一。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仅次于重庆、北京和上海,超越广州和深圳。 2021年,成都明确提出,到2027年GDP将冲刺3万亿,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更高的目标,与苏州叫板意味浓厚。 成都崛起的背后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一方面,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定位为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成都与重庆在国家战略大局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另一方,“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大机遇,让成都成为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际大循环的门户枢纽。 相比之下,苏州作为一个普通地级市,吃亏在于城市能级太低,资源配置不足,未来发展堪忧。一个明显的例子,苏州作为千万人口城市,但始终没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机场。 随着国内城市竞争步入到以中心城市和都市圈为引领的时代,未来城市与城市的较量不仅取决于产业竞争,更重要的还在于城市能级的比拼,谁的城市能级高,谁就能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扶持。 社长个人预判,未来十年,成都超越苏州是大概率事件。风水轮流转,属于成都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正在到来。 但不管怎么样,成都与苏州都要加油。 城市情报社:专注城市经济领域,欢迎点赞关注!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