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信息港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农妇因辱骂毛主席被判枪毙,主席听闻挨骂原因,亲自上门赔礼道歉

2023-07-01/ 离石信息港/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森岩百科网 http://baike.csetech.cn/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41年下半年的一天,当时主管边区社会调查部的康生来到了毛主席的窑洞,将一份报告材料交给主席审阅。

毛主席从他手里接过报告仔仔细细地审阅起来,可没过多久,毛主席忽然眉头紧锁,那神情看起来似乎是有些疑惑,但也好似有些气愤。

“康生啊,这个伍兰花犯了多大的罪,怎么非要枪毙她不可呢?”

毛主席看完了报告,一边将报告重新递给康生,一边向他问道。

“这女子抹黑咱们党,诋毁咱们的政策,还咒骂主席您,实打实的一个反革命份子!必须要杀一儆百才行!”

“咒骂我?她怎么骂我的呢?”

康生愤慨的回答道:“她咒您让雷给劈死!”

毛主席闻言,点燃了一支烟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毛主席郑重向康生说道:

“随随便便抓人,无缘无故杀人,那都是国民党的做派!你这就去把那妇女带到我这里来,人家骂得有道理呀!”

一、咒骂毛主席的农妇

过了几天,康生将那个叫伍兰花的农村妇女带到了毛主席的面前。

伍兰花身着一身破旧的衣衫,衣服上、裤子上到处都是补丁,指甲缝里也满是污垢,一看就是一个整日在田间耕种的贫苦百姓。

可就算这么一个贫苦百姓,到了毛主席的面前竟丝毫也不怯场。

其实是因为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哪里见过像毛主席这样的高级领导呢?

所以她根本就不知道,此时站在自己面前的“大个子”究竟是谁。

伍兰花刚一进来,毛主席就立刻给她倒了一杯热水。

毛主席将热水递给她,可伍兰花却把头向旁边一撇,丝毫没有接水的意思。

显然,此时的伍兰花仍然对政府官员心怀不满,从进屋到现在就没露出过哪怕一个笑容来。

见伍兰花这个态度,毛主席也不生气,反而笑着冲她说道:

“你为什么要骂我呢?为什么要雷劈死我呢?”

毛主席的这句话既是询问,也是自报家门,刚才还不认识他的伍兰花听他这么一说,立刻就反应过来他是谁了。

虽然清楚了毛主席的身份,但伍兰花的态度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她极为不满地瞥了毛主席一眼,嘴角似动非动好像说了些什么,可由于她的声音实在太小,周围的人压根就没有听清。

见伍兰花还是不愿说话,毛主席只好打趣地对她说道:

“我这个脑壳可真值钱喽!国民党要它,用枪用炮。你倒好,直接要用雷打……要我死嘛,很简单,可是你总得说出一个要我死的道理出来嘛。”

一听到毛主席这句话,伍兰花的情绪立刻变得激动起来,一股脑儿地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雷劈不死就用火烧,火烧不死就用水淹,反正咱们老百姓是活不下去了!”

伍兰花的这句话让毛主席十分疑惑,怎么边区的百姓们突然就活不下去了呢?

毛主席想要问个究竟出来,他一边安抚着伍兰花,一边劝导她将心中的委屈、不满通通倾诉出来。

坐在椅子上的伍兰花见毛主席不仅没有生她的气,反而耐心地安慰她,心中的不满顿时消减了不少,这才将自己的苦衷全都告诉给了毛主席。

“主席,您可得给咱们老百姓做主啊!咱们的日子可真是过不下去了!”

二、伍兰花的苦衷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我军战士在前线的作战任务也变得越来越重,所以保障前线部队的粮食供应便成了边区政府的头等大事。

而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一线部队有饭吃,边区政府做出了一系列的举措,其中粮食增缴就是非常主要的一项。

边区政府要向百姓多要粮食,百姓们的生活压力自然而然地就增加了。

每个农户手里的粮田就这么多,产量也基本上就是这么个数。

可随着战争进程的深入,边区政府收缴公粮的标准可是一年比一年高,这百姓之中就自然而然地生出了怨言。

1941年秋收之后,村里的党员干部开始挨家挨户地催收公粮了。

本来,这项工作开展得还是挺顺利的,前面的村民虽有些抱怨,但还是把公粮缴纳了上去。

可当这些官干部来到伍兰花的家里时,伍兰花却说什么也不肯配合工作,甚至直接在自家的院子里耍起了泼。

一位村干部见此情景,一边拉着伍兰花的胳膊一边说道:

“人家乡里的领导跑了几十里路找你谈话,你怎么能是这个态度呢?”

伍兰花一把将他推开,直接走进了屋里,不一会的功夫便拿出了一个小麻袋。

“来吧,缴吧,这是我们家仅存的口粮了,缴完了我们一家老小就等死吧!”

话音刚落,伍兰花就将那一小麻袋粮食甩手扔在了地上,一位村干部见状,正准备将那一小袋粮食捡起来“充公”。

怎料刚才还委屈巴巴的伍兰花竟一反常态,一把扑到了他的身前,死死地将那一小袋粮食抱在怀里,说什么也不肯撒手。

“伍兰花!你不要再耍泼了!前线的战士豁出了性命去打鬼子,你怎么能忍心私藏余粮呢,难道你想让前线的战士饿着肚皮打仗吗……”

在场的党员干部都以为这一小袋粮食是伍兰花私藏的余粮,所以都很气愤。

可他们哪里知道,这看起来仅有二三十斤的粮食,是伍兰花一家仅存的口粮。

如果把这些再缴上去,她们一家恐怕就要啃树皮、食草根过活了。

伍兰花没念过书,不懂得什么家国天下的大道理。

在她的观念中,这些粮食就她们一家人的“命根子”,所以她说什么也不能让别人把它抢了去。

几个干部见状纷纷到伍兰花的怀里去抢麻袋,伍兰花一边挣扎,一边痛哭高喊:

“天哪!……黑啊……没有粮食我可怎么活啊!”

村长一听这话立刻质问起伍兰花道:“你居然敢骂红军黑!”

躺在地上的伍兰花毫不示弱,扯着嗓门大声嚷嚷:

“骂了又怎样!我不光骂红军,我还要骂那个毛主席嘞!前一阵子打雷,怎么不把他给劈死呢!”

伍兰花的这句话并非一时兴起、信口胡诹的泼话,而是有出处的。

6月初的时候,边区政府在延安的杨家岭小礼堂召开了一次大会。

因为此次会议讨论的问题主要是征粮工作,所以与会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各县的县长。

这天下午,征粮大会还没有结束,天空之上却突然电闪雷鸣起来。

众人见状正欲躲避,可好巧不巧一个炸雷击中了礼堂的一根木桩,刚好将坐在那不远处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给电死了。

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可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延川县一位老农养的驴子也在这一天让雷给劈死了。

这毛驴是老农家里的主要生产力,平日田里的农活全都要借助它的力量,所以它这一死让老农愁得连饭都吃不下去。

这老农甚至还埋怨:

“这老天爷不开眼,把县长劈死了,把我的毛驴劈死了,怎么就不劈死毛泽东呢?”

这话一传十,十传百,传着传着就传到了伍兰花的耳朵里了。

村长一听伍兰花竟敢咒骂毛主席,当时便命人将她捉了起来。

此后,村长将这件事情上报给了乡里,乡里又报到了县里,县领导又逐级上报,一直将这一情况报到了中央保卫部。

此前,中央保卫部就一直在追查咒骂毛主席的人,当看到伍兰花案的卷宗后,保卫处的领导们一致认为应当严肃处理此案。

此后,中央保卫部与社会调查部经过商议,决定将伍兰花定罪为反党、反革命,准备对她处以枪决。

三、被“骂”出来的“精兵简政”

伍兰花的行为被定性之后,时任社会调查部部长的康生便将此事汇编成了一份报告,决定将其交给毛主席过目审阅。

怎料,毛主席看过报告之后不仅没有表扬调查部的工作,反而将他这个主管领导给训斥了一通。

“中央设立社会调查部,不是设几个官位。如果不做调查,就随随便便抓人、杀人,这是国民党的黑暗做法!就这些而论,人家骂得就有道理呀!”

而当毛主席听了伍兰花诉说的苦衷之后,他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久久不能平复。

只见毛主席一言不发的出了门,径直来到了保卫处长钱益民的住所。

刚一见到钱益民,毛主席就问道:

“益民,你的名字是谁给你起的?”

“什么?”

钱益民被毛主席的这个问题问得一头雾水,当他思索了片刻才磕磕巴巴地回答道:

“应该……应该是我爹给我起的。”

“你爹给你起这个名字有什么用意?”

钱益民想了想,笑着说:“家父可能是希望我长大成人之后,多为百姓做一些好事吧。”

听了这话,毛主席不由得感慨道:

“你瞧瞧,连个老父亲都知道让儿子多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更何况我们党呢?”

“主席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呀?”钱益民不解地问道。

毛主席对他说:“那个叫伍兰花的妇女是好人!人家敢说真话,是给我们提意见的好同志,你们怎么能给人家定罪呢!现在就把人家送回去。”

“是,是。”钱益民连连点头,转过身就要去办这件事。

就在这时,毛主席却又把他给叫了回来,接着叮嘱他说:

“想着要拿政府开具的公文去,你务必要告诉地方政府,要在生活上给予伍兰花同志一些帮助,她的生活是很苦的。”

就这样,骂了毛主席的伍兰花非但没有因此而获罪,反而从那以后得到了政府的特殊照顾,免去了公粮不说,就连下地种田都有专门的人来帮忙。

伍兰花的性格也从此变得开朗了许多,逢人便说“党的好”,逢人就夸毛主席的深明大义。

没过多久,毛主席竟亲自来到了伍兰花的家,当面向她道歉,并且询问她生活上还存在哪些困难,可以让政府给她提供帮助。

此时伍兰花心中的忧愁彻底消散了,可毛主席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从伍兰花以及养驴翁这两件事中,毛主席敏锐地意识到,现在的边区百姓对于政府存有很大的意见。

百姓们之所以会对政府不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政府的政策“走偏了”。

百姓们没有在政府那里接受到服务,反而频繁地遭受盘剥。

长此以往,边区定会出现民变!革命事业也将因此遭受巨大挫折!

此后,毛主席在群众的抱怨声中深刻反思,下定决心要在边区搞一次运动,收回那正在散去的民心。

经过反复的思索,毛主席决定:要在边区搞“精兵简政”。

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陕甘宁边区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人力来支持战争。

精简政府机构和减少官员数量可以释放出更多的资源和人力,用于支持战争。

况且,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状况一直不太好,政府的开支一直超过收入。

精简政府机构和减少官员数量可以减少政府的开支,缓解财政压力,同时也可以减少官僚主义现象,提高政府效率。

而最为重要的是,精简政府机构和减少官员数量可以使政府更加接近群众,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只有这样,老百姓们才会感到安心,才会专心致志地搞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实现毛主席所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标。

“精兵简政”的成功施行极大改善了边区的面貌,农民的干劲更足了,政府的政策也开始向促进生产转移了。

很快,边区的粮食产量就有了显著的提高。

1943年,伍兰花家的粮食产量异军突起,比村里大部分农户家的产量都要高,她也因此获得了“陕甘宁边区一等劳动模范”这一殊荣。

多年之后,伍兰花正是以这个身份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建国两周年的庆典。

小结

陕甘宁边区提出并实施“精兵简政”,充分体现了我党在局部执政时期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也是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协商民主的成果。

从1941年11月“精兵简政”提案得到大会通过,一直到1944年初“精兵简政”的任务目标基本达成。

陕甘宁边区通过三次“精兵简政”,解决了此前边区一直存在的生产不够消费、政府机构臃肿、行动不灵等矛盾。

克服了机关的不良作风,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出现了“兵精粮足而胜敌,政简负轻而民安”的良好局面。

而这,也对我们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