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呼唤更多的“新农人”扎根一线,投身到火热的基层事业中,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兴农梦”。 “欢迎张务大哥,这个品种是送春,喜欢哪个品种的可以留言告诉我。”在桐梓县高桥镇周市村兰花种植基地,刚刚给兰花修剪完枯叶的罗维婷马上开始了手机直播,他一边在直播间向“兰友”介绍兰花,一边热情地和大家互动。 罗维婷家种植的兰花。 陈桂良摄 “这些年家乡发展得很好,所以2021年决定回家发展。”罗维婷说道。 兰,花之君子,象征着高尚,不仅陶冶情操,还修身养性。今年26岁的罗维婷是高桥镇周市村村民,此前在广东制作石英石,父亲罗秀伦在当地种植兰花发展得不错,同时他自己从小也比较喜欢兰花,也看中了发展兰花产业的市场,所以回家后和父亲一起学习种植兰花,毅然决然决定发展兰花产业。 罗维婷正在打理兰花。陈桂良摄 老农民也好、新农人也罢,必须不断随着时代进步。乡村要振兴,农业要发展,离不开让更多新农人成为“兴农人”。“现在我们一家都在做直播,希望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把兰花分享给更多的兰友。”罗维婷说,自家发展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扩大规模来带动附近村民增加收入。 罗维婷正在开展直播。陈桂良摄 目前,罗维婷家的兰花基地里共种植了10余万株兰花,有春兰、春剑、送春、秋芝、多花兰等100余个品种,深受兰花爱好者的青睐,每年销售兰花的收入大约20万元。 近年来,桐梓县深入实施人才振兴乡村战略,充分挖掘乡村能人共建新农村,大批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返回广袤农村,“新农人”出现在农村大舞台,在建设新农村的舞台上大显身手,一个个“实体强村”如雨后春笋冒出,展现出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 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农人有农业知识、有种养技能、有创业追求。等“50、60”这一辈人干不动以后,那么由谁来挑起粮食生产、畜牧养殖等的重担?希望和答案,就在“新农人”身上。 何世焱正在喂牛。李甜甜摄 走进桐梓县花秋镇李坪村,村民何世焱早早地就开始喂养肉牛。他曾在浙江、福建等地做过机修工,2017年返回花秋镇,在外辗转多年,看着家乡的发展变化,坚定了他返乡回家创业的念头。目前,他养殖肉牛120余头。 “2017年的时候,家乡有了鼓励青年返乡创业的政策,我也响应这个号召回到家乡。”何世焱告诉笔者,花秋养牛是不愁销的,有一些相关的奖补政策以及金融部门的支持,解决了养殖的很多后顾之忧。 让更多新农人成为“兴农人”,保障收益是关键。桐梓县花秋镇是该县的养牛大镇,养殖有近2万头肉牛。该镇深厚的养殖基础和政策的支持为在外务工的人返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何世焱的牛。李甜甜摄 “目前养牛产业我比较看好,一头牛可以挣到2000元到3000元左右。”何世焱表示,今年计划新增加一个大的养殖场,养殖规模在200头左右。 农业发展就是要这样后继有人,需要这样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拼搏与突破。如今,在桐梓各个乡镇都有“新农人”的面孔,大家有着各自的发展新路径,作为乡村振兴队伍的主力军,他们有文化、有创意、有魄力、有行动,这批“新农人”的出现与成长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希望,正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兴农人”。(李甜甜、万莲莲、陈桂良) 白沟河网 http://sh.tuwenyinshua.cn/ http://www.tuwenyinshua.cn/ http://www.tuijie.net/ http://www.shunyuanyw.com/ http://gz.tuwenyinshua.cn/ http://sz.tuwenyinshua.cn/ http://dg.tuwenyinshua.cn/ http://qd.tuwenyinshua.cn/ http://cd.tuwenyinshua.cn/ http://cq.tuwenyinshua.cn/ http://xa.tuwenyinshua.cn/ http://nj.tuwenyinshua.cn/ http://cs.tuwenyinshua.cn/ http://nb.tuwenyinshua.cn/ http://hf.tuwenyinshua.cn/ http://wh.tuwenyinshua.cn/ http://sjz.tuwenyinshua.cn/ http://jn.tuwenyinshua.cn/ http://jx.tuwenyinshua.cn/ http://nt.tuwenyinshua.cn/ http://tj.tuwenyinshua.cn/ http://zz.tuwenyinshua.cn/ http://km.tuwenyinshua.cn/ http://su.tuwenyinshua.cn/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